北大教授:科学的限度在于它不可能证明真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全球善商 Author 王建国
“一切科学的结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拿掉前提条件就成为或然的结论。真理是无条件正确的结论,所以科学的结论不是真理,科学也无法证明真理。”
北大王建国教授随想录
科学与真理
来源:香柏新媒体
作者:王建国(北京大学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怎么能夠证明人类是住在一个最适合观测宇宙的地方呢?人之于宇宙,就如同正在煮的一粒米与一锅粥之间的关系,还有锅外之火的情境,一粒米如何可能知道一锅粥的发展状况和锅外的状况?
任何科学证明都留了假设的缺口,任何证明,总留下了一个还需继续证明的东西。所以,科学无法证明真理。这就是为何在按科学做事时,实践时,要反过来结合经验。
01
一切科学的结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拿掉前提条件就成为或然的结论。真理是无条件正确的结论,所以科学的结论不是真理,科学也无法证明真理。真理的存在性与人的认识能力无关,有限的知识确实不可能证明无限世界的真理,因此休谟得出世界是不可知的结论。老子更是持这种观点,且进一步认为知识有害。从科技发展使地球越来越不宜生存,以及核武可以毁灭人类数次,说明老子的思想很有智慧。但人类的竞争和攀比以追求相对幸福的人性,使得任何人都必须学习知识获得相对优势,否则,自己就会先被别人搞死。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会使人类最终走到灭亡,除非有一套制度能同时有效约束全世界所有人的行为,使得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理性。
科学的限度在于它不可能证明真理:
1、科学的结论以假设为前提,真理没有假设;
2、同维度时空中的一个主体不可能看透包括主体在内此时空全部客体的真实,除非这个主体能去到另一个更高维的宇宙,再把此宇宙当作研究客体把玩。即便如此,研究出来的此宇宙的真实,也是排除了自己在其中的影响。一旦他回到此宇宙,那结论又不真实了。
由此可见,人类永远不可能证明神的存在或不存在,不管科技有多发达,智能有多高超。体验倒是有可能感悟到某种存在。
02
科学以公设为前提设限推理归因证明下结论,这证明不可能等于真实真理,因为:
1、公设本身无法在公设为前提的同一逻辑系统中证明,因为假设本身假设掉了很多变量;
2、概念不可能完全对应真实;
3、实证不能穷尽所有个案。科学结论不过是或然性结论,是假设前提条件下的必然性。求真之直觉和冥思心悟不可或缺,信仰掌握真理之万能完美的存在不可或缺。
叔本华谈读书: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造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
03
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夹别人食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脱下的旧衣衫。
王国维指出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其实还有一境更哲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苏轼的观察事物的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做学问的境界: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有独立的客观精神;教书育人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韩愈之师道:传道授业解惑。
04
我本人的观点:
学习八法:学、习、修、练、思、批、创、行。
观察九度:空间三维长宽高、时间三段过去现在未来、超人(自然)的角度、超自然(异度空间)的角度。对于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用降维类比方法探究之。用此学习八法观察九度,便能步步深入事物本质。
即使科学证明了的东西也不能等同于真理,因为无法确定认知与本体一致。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定理说明了这一点。何况一切被证明的结论都是有假设前提即有条件的结论。对一切理论的争论与批判是常态。
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中说,滥用科学“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描述成‘毫无生命的自由原子’,他们消解了伦理道德,他们追求价值中立,驱逐价值判断,最终把人类社会引向奴役之路。”
科学素养固然亟需提升,但更要警惕科学被滥用,因为前者最多导致落后,而后者却可能让我们失去仅有的自由。
对此,新少数派联合先知书店诚意推荐哈耶克的《科学的反革命》,这位“乌托邦的掘墓人”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提醒人类警惕唯科学的错误方法论会带来怎样的危机。本书曾一度绝版,先知书店深知此书价值,携手译林出版社与国内一流翻译家冯克利教授,有幸复活本书。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